(1952~ ) 博士,教授。鶴城鎮(zhèn)人。1970年畢業(yè)于鶴山二中后工作幾年,1976年入中山大學地質系,83年獲碩士學位,87年于中國科學院長沙大地構造研究所獲理學博士學位,91年起在中山大學工作,先任該校地球與環(huán)境科學院副院長,現(xiàn)任地球科學系系主任、中美合辦國際學術刊物《joutmal of ceosciences china 》主編;兼任中國地質教育協(xié)會理事、中國地洼學術研究會理事、中國第四紀委員會熱帶亞熱帶古環(huán)境專委副主任、廣東省地質學會副理事長等職。多年來一直從事大地構造和花崗巖成因與成礦、新構造與第四紀地質學等方面的教學與科研,卓有建樹,創(chuàng)立了有關花崗巖成因與成礦及大陸內部物質演化的“原地重熔說與元素地球化學場的理論體系”,受到學術界關注,楊遵儀院士認為是“一個與傳說理論截然不同的體系”,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 教授嘆為“經(jīng)濟地質學一個潛在重大進展”。近年主編出版《大地構造學》教材1本;主持完成國家和省部項目4項,發(fā)表論文40多篇,專著3本,獲中科院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,省高教廳科技進步獎4項。